行业资讯

大力发展高油酸油菜,减轻进口美国大豆之殇
发表时间:2019-07-29     阅读次数:     字体:【

今年五月以来,美国再度升级中美贸易摩擦,试图以经济优势迫使中国接受不合理要求。对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汽车、化工品、飞机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已处于白热化状态。

进口美国大豆再次吸引了中国人的眼球,国人们不禁要发出一连串疑问:我国不是大豆生产大国吗,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大的数量?进口的美国大豆主要干什么用?能不能替代进口美国大豆?抑或大豆的作用能不能被其他农产品所替代?抑或将美国大豆从中国进口产品名单中踢出去。而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554万吨。其中,自巴西进口5092.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3.3%;自美国进口3285.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4.4%。另外,2017年国产大豆产量不过1455万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产大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必须要大量进口。

有人说,中国以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沦落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实在是不应该,我们应该多种大豆,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然而,从耕地面积上看,中国一年进口近亿吨大豆,相当于8亿多亩耕地的产量,占中国18亿亩耕地总面积的40%。而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国的耕地更需要优先保证水稻、小麦等主粮的生产,哪有这么多耕地种大豆,故相较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来说,国产大豆仍然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窘境。

从用途来看,国内的大豆属非转基因产品,主要用于豆类制品的制作。从国外进口的大豆绝大部分是转基因产品,主要用途是鉰料,“榨油”为其副产品,大量榨取的大豆油可以弥补国内庞大人口对食用油需求严重不足的缺口。因此从短期内摆脱对大豆的需求仍不太可能。

那么如何破局进口大豆的困境呢?出路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尽量扩大国内大豆种植,这一方面,虽然有国家政策鼓励,但因为我国耕地面积所限,扩大空间并不是很大。另一方面要改变长期以来大豆油占据国内食用油的主导地位。以其它质优价廉的食用油替代大豆油。众所周知,在我国食用油品类中,除了大豆油外,还有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山茶籽油等,且这些油的综合品质都比大豆油要好。尤其是茶油,双低菜籽油(芥花油)等,主要成分为omega-9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左右)。以这类油替代大豆油,可以降低饮食中omega-6脂肪酸的摄入量,间接实现调节omega-6/omega-3摄入比,摄入高油酸的双低菜籽油虽然会引起LDL胆固醇油酸酯的升高,但并不会引起LDL-蛋白多糖结合,因此也不存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对身体健康会有很大的好处。因条件所限茶油产量不大,且价格相对比较贵,消费成本较高。而油菜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油料作物,且价格相对便宜,是替代大豆油的最好油料作物品类。更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国内的农业科学家如张东青教授、傅廷栋院士、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奋力追赶,历经几十年的攻克,终于研发出了高油酸菜籽油,成为在世界上品质最优的油菜品种。其中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和中科粮油共同研育的新品种高油酸菜籽油,油酸(主要成分为omega-9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5%左右,为目前所知规模种植的农作物里,油酸含量最高,且不益于人体健康的饱和脂肪酸只有5%,对心脏功能有不利影响的芥酸含量则为0。起烟点高达230℃左右(橄榄油烟点只有80℃左右)。其品质不是大豆所能比拟的,远超加拿大生产的芥花籽油(双低菜籽油),比美国嘉吉公司研发的高油酸油菜油酸含量还要高几个百分点,其综合油品结构甚至比大家公认的橄榄油还好。

在全国大面积推广高油酸油菜,让更多老百姓都能吃上高品质的高油酸菜籽油,让更多种植的农民们都能增加收入,让更多百姓过上健康的小康生活,这是中科粮油人的心愿。中科粮油人肩负起振兴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重任,与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联合研发出了高含油率、高油酸含量的优质油菜品种,发力破解种植效益低下难题。实行研发、育种、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管理,充分利用我国的冬闲田,大力发展高油酸油菜种植,不仅不与粮食作物争地,而且还能提高土地肥力。其所榨油后的菜籽粕富含蛋白质,是饲养家禽家畜的优质饲料,完胜豆粕的饲料功能。中科粮油全产业链管理不仅提高了高油酸菜籽油纯正品质,更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们的收益,增强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油菜种植面积的大幅度提高,自然增强了我国油料作物的供给能力,从而大大减轻了进口大豆等油料作物的压力。

发展高油酸油菜种植,抢占中美贸易战制高点。食用高油酸菜籽油,增强国民健康体质。

 
上一篇:发展高油酸油菜,奏响乡村振兴曲
下一篇:众里寻油千百度 好油就在中科处

中科粮油(杭州)有限责任公司